文章导读:你是不是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苦恼: 需要就某个话题进行写作时,常常对着空白的文档头疼,心里明明有很多想写的东西,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就是倒不出来; 又或者,你喜欢在读书时每看到一个有趣的句子就在下面……各位看官请向下阅读:
你是不是也曾经经历过这样的苦恼:
需要就某个话题进行写作时,常常对着空白的文档头疼,心里明明有很多想写的东西,却像被什么东西堵住了一样就是倒不出来;
又或者,你喜欢在读书时每看到一个有趣的句子就在下面画线,想要评论时就在空白处随手写上;
当产生了什么想法时,就写进笔记本里;
看到什么有趣的文章就立刻“收藏”。
但当你想要就某个问题写一篇文章的时候,想起之前好像在哪读过相关的内容,想到自己曾经对此有过非常精妙的见解,却怎么也找不到当时的笔记;
收藏的文章越来越多,但里面精彩的论点和闪光的金句却还是在收藏夹里吃灰。
我们很多人都是这样,由于笔记非常的分散,且缺乏相互间的关联。
当他们需要写作时,就需要努力回想大量笔记的位置、出处和记录时间,整理不同的地方留下的不同笔记。
不仅消耗了大量精力,而且十分低效,看似平时积累了很多,但在真正需要将它们整合使用时却一筹莫展。
事实上,写作不是一个线性的过程,它需要把分散在各处的点状材料组合拼接成树状的结构,然后再形成线性的表达。
这个过程需要在不同的记忆之间切换。
一个想法、一条笔记,只有在一定的语境中才能发挥价值,而如何让笔记与不同的上下文相关联,则是卡片笔记法的精髓所在。
而且,卡片笔记的真正优势实际上在于:
将笔记用你自己的语言,把收集到的信息和灵感分装成最小单位。
就像一块一块的乐高积木一样,不仅有相对统一的规格,而且便于分类和组装,从而降低我们的认知、保存和整理的负担。
那什么是卡片笔记呢?有本书专门写过:
一、卡片笔记法究竟是什么?
卡片笔记总体分为三种卡片,即“闪念卡片”“文献卡片”和“永久卡片”。
闪念笔记
这类笔记的作用只是一种提示。
你需要随时准备好记录想法的工具,可以使纸笔,手机上备忘录,或者录音备忘,时刻记录下那些你觉得令自己眼前一亮的想法。
闪念笔记只是一个“暂留区”,之后还需要对这些内容进一步取舍和加工,以便成为今后可供使用的灵感素材。
在进行适当的加工后,它们将会被丢弃。
当然,如果时间充裕且已经思路清晰,也可以直接跳过这一步,将这些“闪念”加工成更加成熟的信息,存到你的卡片盒子里。
文献笔记
在阅读的过程中记录下那些你不想忘记的内容,要记得尽量用自己的语言将它们表述出来,而不是单程地抄写。
只有用自己的话把信息转述过来,才能让新知与自己的思想相关联。
此外,要尽可能地将参考书目中的相关细节也进行记录,目的是为了增加信息提取的维度。
永久笔记
阅读“闪念笔记”和“文献笔记”,看它们和你已有的想法或是着手的文章有什么关联,是否产生了什么新的想法,如果有,就立刻记下来,形成一张新的卡片。
这种笔记以一种永久可以理解的方式记录和保存下来,并且与和它相关的内容信息通过编码链接起来。
如果是纸质卡片,那就直接放在一起;如果是电子卡片,则可以尝试使用超链接或者标签等方式。
二、如何通过七个步骤灵活运用三种卡片,完成“无痛写作”
我们知道了三种卡片的种类,那么,要怎么运用它们,来帮我们完成写作和知识输出呢?
首先,卡片笔记的第一记录原则就是“一卡一事”。
即一张卡片上只记录一条信息,将所有的笔记拆分成最小的单位,这样,在使用时便可以将它们按照需要进行更加灵活的组合使用。
其次,统一规格的卡片更便于收纳、保存和整理。
使用卡片笔记,我们只需要将笔记进行相应的编码,整理在不同的项目之下。
这样,就能在需要的时候更方便地调取我们已有的思想成果。
那具体如何使用呢?
我们可以按照下面几个步骤,用卡片笔记法进行知识素材的积累、思考、创作与输出。
1.保持每日定时定量的阅读,记闪念笔记,为你的大脑减负。
卡片就好像我们的外置大脑,帮助我们把脑子里各种思绪和想法呈现出来,便于梳理。
但要注意的是,“闪念卡片”是一个思想的“中转站”,你需要尽快将它整理后送往相应的站点,这样才能把这些奇思妙想,变成今后可供使用的灵感素材。
2.判断你所读过的书里面包含的信息价值,对闪念笔记进行深度思考,联系实际场景,做个永久笔记。
单一的信息和灵感是无法为我们所用的,因此,我们需要对每一张闪念卡片进行认真思考,看看它和哪些我们已有的信息或者知识能够产生链接.
将这些新的想法和认知缝合到我们的认知体系中,这样,我们的知识结构才会越来越稳固和丰富。
3.只有通过用自己的语言把新的认知“翻译”一遍,我们才能真正理解和吸收这个信息。
所以,整理阅读过程中的文献笔记(又或是概念笔记、案例笔记等),一定要用你自己的话给自己讲一遍,同时备注好从哪看的书,书的来源是哪里,保存为永久笔记。
4.对深度思考与创作过的永久笔记(包含文献笔记、概念笔记、案例笔记等),以标签思维进行保存与归档,建立卡片笔记间的智能链接。
因为卡片是以知识的最小单位呈现,如果不进行整理很容易变得杂乱无章,但分类却又容易面临难以划分的困境.
因此,使用标签是一个不错的方法。一个卡片可以对应多个标签,这样一来,一张卡片就不是只能用于一个领域的刻板印象.
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说,卡片笔记就像我们玩的乐高积木一样,可以根据它的标签分类在一定范畴内自由组装。
5.将卡片笔记作为思考的工具,要经常通过不同笔记信息间的对比、纠正与思辨,来激发创作灵感。6.每天坚持着记几条笔记。
那些数量庞大的笔记数量,也都是积少成多来的。细化到每天,也不过是几条永久笔记而已。
而且,如果我们每天尝试记1-3条经过深度思考后,加工创作的永久笔记.
长期的刻意练习过后,你不仅会发现,对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了,对内容的记忆也增多了,写作时候也不会觉得肚子里空荡荡地没货。
7.当卡片笔记积累到一定数量时,会产生“群聚效应”,也就是我们俗话说的厚积薄发。
在创作的过程中,可以遵循下面的顺序:
提出问题、发展主题、进行写作。这种创作过程,能让我们在创作的时候,随时蹦出灵感,找到相应的素材。
当然,在这个创作过程里,我们还可以根据具体主题建立不同的项目笔记,几个项目同时进行,这样,卡片笔记盒的作用就能得到最大的发挥。
总而言之,“记录”不是关键,“思考”才是;重要的不是记了什么,而是如何提取我们记录下来的思想。
事实上,卡片笔记法并非是一种“技巧”,而是一种系统性的学习和写作的流程。
怎么样学会了吗?
关注@筝小钱,6个月被辞两次,被迫副业转主业的读书写作老师,持续输出读书、写作类干货。
以上内容由优质教程资源合作伙伴 “鲸鱼办公” 整理编辑,如果对您有帮助欢迎转发分享!
你可能对这些文章感兴趣:- Excel表格十大函数(Excel表格函数公式出现错误怎么办?)
- 新入手的iPhone 13,记得提前打开这5个功能,让手机更好用
- iphone应用图标大小要怎么调整?(iPhone应用图标大小)
- 有办法了!批量删除多个Word页眉页脚
- RANKIF?Excel中有这个函数吗?
- 手机与和U盘的连接及文件操作(手机直接连接u盘为什么不能互传文件)
- 人像摆拍姿势和抓拍技巧,学会“安排”照片,摄影新手也能拍美照
- 调整干部开启,如何找准自己的位置?以下几点值得借鉴
- Excel表格办公—-公式与结果共同显示的方法
- 人人都该掌握的电脑小技巧,建议收藏
本文地址:https://logohe.com/476542.html ,如需转载请文章来源:办公资源网
声明:本站所有文章均为网络资源收集于及用户投稿,只做学习和交流使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请在下载后24小时之内自觉删除。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,请联系站长484405847@qq.com删除,我们将及时处理!